第二百五十五章 先后到达-《重生成了吴应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衡山仍中国五岳之一,早闻山上寺庙众多,很有名也很灵验,齐良很想上去看看,但今次恐怕不行的了。“让大家加强警惕。”他认为越是接近衡州越应该小心。

    张景山笑道:“世子尽管放心,有大元帅营的人带路不会有问题。”自过涟水后,他们遇到了大元帅营派出的一支迎接小队。

    齐良神色肃然:“还是小心的好。”

    张景山马上正色,躬身:“世子教训的是。”这时,一匹快马飞至,一名传信兵急报:“紧急军报!宜春失守,高大节将军战死。”

    齐良惊叫:“什么啊?”

    传信兵再次悲禀:“高大节将军于昨日在宜春血战而死。”

    想起与高大节一起出使广州的点点滴滴齐良悲成心生,这是有恩于他的一个人,也是他很有把握争取的一个人。“因何会成这样?”他悲怆问。

    传信兵道:“三日前清军突袭宜春,连攻三日,宜春城破。”

    齐良问:“没有援军解救吗?”他感觉其中好像有问题,为何清军会突至,为何见势不妙高大节没有撤退?

    这个问题传信兵无法回答,张景山摆摆手让传信兵先下去,他轻叹一声代为回答道:“宜春本与南边的吉安互为犄角,是向东进攻江西清军的两把利剑,现吉安的讨朔将军已撤,清军还不集中兵攻起宜春?”

    齐良暗恨:“可恶!那吴应麟竟敢舍下战略同盟友军而不顾。”问:“既是清军势大,高大节为何不后撤?”

    张景山道:“宜春与吉安不仅是进攻江西清军的两把利剑,同时也是阻清军来攻的两道屏障,特别宜春还是衡州府北部秦归林将军部右翼安全的保障,若是高大节将军也跟讨朔将军一样撤了,必将把秦归林将军暴露在北、西两面清军夹攻之下,所以高大节将军明知清军势大也不能放弃宜春。”

    齐良双瞳收缩,变得阴冷杀气:“命令:全军加速前进。”

    终于达到衡州城,古衡州,为三苗故地,有“寰中佳丽”之誉。相传“雁不过衡阳”,故衡阳城亦被称之为“雁城”。衡州位优越,“扼两广,锁荆吴”,地处“南北要冲”,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处和江南主要商品集散地。

    城外一众人在迎接,由夏国相、吴国贵率领,齐良匆匆扫了一眼并没有发现吴应麟,而据报吴应麟前天已到。
    第(2/3)页